- A+
TMGM外汇资讯:
来源|易简财经
总的来说,
作者 | 陈璐瑶
必须指出的是,
6月3日,据报道,从杭州上城区分局经侦队获悉,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永坤控股)相关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对该案立案调查。
永坤以所谓的“黄金托管”服务吸引投资者:朋友们买下黄金但不提货,金价上涨,公司会支付收益,金价下跌,公司就退钱送积分。
该公司出具的一份保单显示,截至4月28日,其在保黄金资产至少有41亿元,堪称最大黄金杀猪盘。
而永坤的实控人汪国海或许已经携款逃匿于美国,无法抓捕归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1
精心包装的骗局
TMGM外汇行业评论:
为了让投资者乖乖掏钱,永坤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包装自己。
实控人汪国海,据说是中国最早一批高级黄金分析师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申请账号交易员,前途无量。
TMGM外汇消息:
汪国海
有分析指出,
2008年,中国黄金市场刚开放,汪国海敏锐地察觉到黄金投资的巨大潜力,决定辞职创业。
但实际上,
2014年,永坤控股正式成立,申请账号资金1.12亿元。目前,汪国海仍为法定代表人。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在官网,永坤自称旗下拥有多家珠宝企业,包括永坤黄金、永坤黄金珠宝、宁夏鑫耀坤珠宝有限公司等,在全国开设了50多家实体体验店,覆盖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多地。
令人惊讶的是,
更令人咋舌的是,它还宣称在迪拜设有精炼厂,在非洲拥有矿业资源,把业务版图描绘得遍布全球,构筑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商业帝国形象。
说到底,
这还不止,永坤还拉来名人背书。
TMGM外汇用户评价:
比如,2018年,永坤宣传自家董事长汪国海与“世界金融三巨头”之一的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进行了亲切交谈,并配发了两人握手的照片。
吉姆.罗杰斯(左)与汪国海(右)
不妨想一想,
看起来似乎靠谱,而永坤黄金许诺的利息,还极为诱人。据说当初最高有9%的回报,总体年化收益率是7%左右。
简要回顾一下,
但,由于永坤黄金的经营模式是黄金托管模式,整个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从未提取或见过金条,且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多指定续存或赎回本金。这种缺乏实物交割、仅进行账面交易的运作模式,要是进行“一金多卖”、无限加杠杆等完成,投资者很难知道。
如今看来,众多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被坑得血本无归。
值得注意的是,
2
兑付异常
TMGM外汇资讯:
老板或已跑路美国
TMGM外汇认为:
今年5月启动,多位永坤黄金的投资者发现自己在里面投的钱兑不出来。
据银柿财经,一名投资者在线上的“永坤商城”买了一款黄金投资产品。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5月15日,该投资者提交提现申请,始终没动静,而其本应在三天内收到相应款项。5月20日晚,对接该投资者的业务员通知她称,永坤爆雷、董事长失联。
TMGM平台消息:
很多投资者与其一样,都是线上产品收益兑付出现难点,他们在事发后涌向线下门店兑付黄金,结果却是空手而归,无奈之下报案。
网 TMGM外汇官网 传立案告知书显示,5月22日,永坤控股相关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已被杭州市上城区分局立案侦查。
换个角度来看,
5月23日,永坤黄金和永坤控股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鉴于“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5月27日,杭州市上城区分局经侦大队确认此事已立案,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
简要回顾一下,
富拓外汇代理 5月30日,在永坤控股总部,其7楼货梯通道已被封锁,门上贴着封条,封条上写着“2025年5月上海永绿置业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一直到这个端午假期,陆续有官媒在报道此事,永坤爆雷基本上是实锤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
而汪国海似乎也知道无力回天,网传其已坐私人飞机跑去了美国。
TMGM外汇报导:
3
投资人懵了
目前,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充斥着永坤受害人的控诉声。
TMGM外汇用户评价:
这些受害人的投资金额差异较大,少的几千元,多的可达上千万元。
这你可能没想到,
小红书有博主称,其看到许多老人拄着拐棍去业务员那里,他们都是放的几千块钱养老钱。而其母亲辛辛苦苦劳作半辈子,放进去二十几万。其不止一次劝阻,但其母亲觉得放两三年没事,“眼里只有对这个业务员的信任”。
换个角度来看,
而一位浙江IP的博主称,其全家族近10年2000万存款都放进去了,几乎是家里的所有财产。
据了解,永坤的实体门店大多在浙江,很多浙江的小老板都是熟人之间相互介绍进去投资的。
请记住,
刚启动的时候,永坤黄金最高达到年化9%,客户到期提现秒到账,口碑在浙江逐渐传开。
来自TMGM外汇官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永坤黄金在浙江的投资人数量也急剧增加。故而,浙江大概是此次事件中受害人最多的地区。
换个角度来看,
此外,永坤控股的自家员工也买了黄金。有永坤控股前员工表示,现在不仅工作没了,家里所有钱也都投进去了,还欠着款。
4
TMGM外汇快讯:
结语
TMGM外汇用户评价:
永坤黄金的崩盘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年化收益在3%以下,而它承诺9%的回报,明显不符合常理。
容易被误解的是,
现在该案件虽已立案,但资金追缴耗时漫长。也不知道,这些受害人最终能追回多少损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