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与其相反的是,
来源 | 深蓝财经
可能你也遇到过,
来源 | 杨波
TMGM外汇用户评价:
还记得那句“月薪5000各位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吗?
不妨想一想,
是的,各位没有听错,就是这个巴奴,居然要IPO上市了。
6月16日,香港联交所官网发布公告显示,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巴奴”)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巴奴门店数量145家,2024年收入为23.1亿元,盈利1.23亿元。总体而言,盈利能力较为可观。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这主要得益于巴奴一直以来的高端定位。在此之前,小编一直以为巴奴火锅来自重庆,乃因名字里面带一个“巴”字。可万万没想到,它居然源于河南安阳,创始人来自河北!哎,这该死的“刻板印象”...
据业内人士透露,
一个河北人,到河南开重庆火锅店,现在要冲击IPO了!
但最近几年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巴奴2023年营收增速高达47.38%,但2024年增速急剧降至9.23%。同样,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达248.7%,到了2024年却跌至37.1%。起伏过大,盈利不稳,高端火锅连锁IPO的故事,还会有人相信吗?
很多人不知道,
1
其实,
曾是海底捞的学徒
有分析指出,
杜中兵,1973年出生于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乞伏村,读书不多的他15岁就外出打工了。
反过来看,
虽然学历不高,但杜中兵是个商业好手。早年间他涉足焦化行业,当时正值行业景气度高峰,仅仅6年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
通常情况下,
靠着第一桶金,2001年杜中兵在河南安阳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当时是加盟店,结果经营并不顺利。他逐渐发现行业一些潜规则,比如当时火锅底油多为回收再利用,毛肚、黄喉、鸭肠等食材竟用烧碱发制,他感到难以接受。生意也是屡屡碰壁,走了不少弯路。
痛定思痛后,他决定自创品牌“巴奴火锅”。为了贴合北方人口味,他研发出骨汤毛肚火锅,结果迅速走红。走红以后,他开启了门店扩张计划。
杜中兵很早就意识到,核心供应链必须自主掌控。尽管巴奴源自河南安阳,却里里外外都透露着“重庆火锅”风格。早在2006年,巴奴就在重庆投建火锅底料厂,确保口味正宗;后来又在全国布局5大中央厨房,坚持“日配模式”,以保障食材新鲜。
不可忽视的是,
事实上,直到2007年他才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展开规范化运作。2009年进军郑州,并将总部迁往郑州,开启全国化拓展。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进入郑州后,巴奴遇到了火锅赛道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海底捞。
概括一下,
当时,海底捞式服务风靡餐饮界,巴奴展开了像素级模仿,成了忠实学徒。杜中兵曾表示,除了擦皮鞋和修指甲,其他能学的服务巴奴都学了个遍。
简而言之,
学了3年后,杜中兵渐渐意识到,单纯模仿根本PK不了海底捞,还得是坚持产品主义。
与其相反的是,
2012年成为巴奴的核心转折点——品牌正式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推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宣传口号,树立“产品主义”特色。为了打好毛肚这张王牌,杜中兵联合西南大学,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毛肚,使其更鲜嫩、爽脆且健康,收获广泛好评。
据报道,
凭借毛肚火锅的精准定位,2018年巴奴进军北京开出首店,2021年进入深圳市场。截至上市前夕,全国已有145家直营店。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2022年3月,巴奴将总部逐步迁往北京,当时业内分析称这是为IPO做准备。
与其相反的是,
2
比海底捞贵
令人惊讶的是,
巴奴的策略基于对食材品质的自信,走中高客单价路线。数据显示,2022-2024年,巴奴的人均消费均超140元。
这也难怪创始人认为,月薪5000吃巴奴会有压力。
简而言之,
不过,最近一年巴奴也降价了。2025年一季度巴奴的人均消费降至13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元;其中一线城市降幅显著,从2022年的183元降至2025年Q1的159元。
这种降价,实属无奈。
TMGM外汇消息:
由于高端火锅品牌纷纷调价,为适应消费市场变化,巴奴不得不 富拓外汇平台 跟进。尽管如此,对比海底捞约97.5元的综合客单价,巴奴依然显得“昂贵”。
然而,
有趣的是,客单价下降的同时,巴奴整体翻台率从2022年的3.0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7,这一策略反而提高了门店利润率。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门店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2%、21.3%、21.5%、23.1%及23.7%。
TMGM外汇消息:
整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巴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7.09亿元,期内利润5516万元。
不妨想一想,
在餐饮行业普遍感慨“生意难做”的背景下,巴奴还实现了逆势增长。
必须指出的是,
但相比海底捞的规模效应, TMGM外汇官网 “小而美”的巴奴并未在盈利能力上占据优势。2022-2024年,巴奴净利率分别为-0.4%、4.8%、5.3%;而海底捞同期净利率为4.4%、10.8%、11%。从成本结构看,食材和人员工资是巴奴的主要支出,这也反映出巴奴对食材品质的要求,的确比较高。
TMGM外汇消息:
如今,从首店到全国145家直营店,巴奴用了十余年。截至2025年6月9日,其门店覆盖河南53家、一线城市31家。这种深耕河南及二线以下城市、不盲目扩张的策略,让巴奴成为餐饮界“小而美”的典型。
3
结语
近几年,巴奴也曾遭遇多次舆论危机。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2023年初,一份售价18元的“富硒土豆”仅含5片,实测硒含量仅为宣传值的8.67%。巴奴最终下架该产品,并停止宣传“富硒”概念,但“天价火锅”的印象已深植部分消费者心中。
更重要的是,
2023年9月,有博主检测出巴奴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某门店销售的羊肉卷含鸭肉成分。最终巴奴向顾客赔付835.4万元,涉事门店被市监部门罚没44.8万元。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今年2月,创始人杜中兵“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的言论引发争议,不少年轻消费者认为其“态度傲慢”。尽管杜中兵事后解释称数据被断章取义,本意是强调产品成本高、定价无奈,但解释的影响力远不及舆论带来的负面冲击。大众消费品牌因舆论陷入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钟薛高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对巴奴而言,此次IPO意味着扩张提速——计划未来三年新增150家门店,单店前期投资约500万元。叠加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被压缩。同时,门店的高速扩张将带来管理挑战,尤其是品质管控。一旦为规模牺牲品质,“巴奴毛肚火锅”这块招牌恐将受损。
作为火锅大本营,巴奴毛肚火锅至今尚未进入四川、重庆市场,这是为啥?
值得注意的是,
最后,各位吃过巴奴吗?如何看待它的上市?